汽車工業是世界上規模最大和最重要的產業之一,在制造業中占有很大比重,對相關產業發展有很強的帶動作用,具有產業關聯度高、涉及面廣、技術要求高、綜合性強、零部件數量多、附加值大等特點,汽車產業已經成為美、日、德、法等工業發達國家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
五十多年來,尤其是2000年以來,我國汽車工業取得了飛速的發展,在我國經濟中的地位以及對工業增長的貢獻明顯提高,已經成為我國國民經濟發展的支柱產業之一。到2012年全國汽車產銷量分別為1,927.18萬輛和1,930.64萬輛,同比分別增長4.63%和4.33%,產銷再創新高,連續四年穩居全球第一。
汽車零部件是汽車工業發展的基礎,是汽車工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按照專業化分工程度,汽車零部件產值約占整車產值的50%-70%。因此,整車市場銷量及保有量決定汽車零部件的市場需求量。我國的汽車零部件行業正是伴隨著汽車工業的發展而成長起來的。隨著我國宏觀經濟的快速發展以及人均購買力水平的提高,轎車開始大舉進入家庭,汽車零部件行業迎來了大發展時期。中國汽車市場的景氣帶動了零部件行業快速發展。
進入21世紀以來,美、日、德等發達國家的整車制造商由傳統的縱向經營、追求大而全的生產模式明顯轉向精簡機構、以開發整車項目為主的專業化生產模式。各大汽車公司在擴大生產規模的同時,逐漸降低了汽車零部件的自制率,實行精益生產方式。整車制造商對汽車零部件的需要愈來愈多地依賴外部獨立的零部件供應商,并對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零部件供應商一方面必須具備較大的生產規模以適應主機廠規模化生產的要求;另一方面必須有較高的技術水平,與主機廠緊密配合,作為主機研制生產的一部分,參與和承擔相關零部件產品的設計開發、制造檢驗、質量保證;同時,還要承擔及時供貨、售后市場服務等全套責任。在主機廠實施“精簡”政策和對配套供應商嚴格要求的推動和促進下,汽車零部件企業迅速從主機制造商分離出來,并向集團化、技術高新化、供貨系統化和經營全球化方向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