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國內外經濟形勢的變化,我國中小企業已進入“微利”時代。在當前的經濟形勢下,中小企業面臨最大的困難是成本不斷上升而需求又在緩慢下降”。原材料漲價、勞動力成本提高、消費市場疲軟等問題不斷困擾著汽車零部件企業,但中國的汽車零部件企業并沒有坐著等天上掉餡餅,都在不斷尋找新的突圍之路。這其中就不乏創新的很多嘗試。
創新是企業破解產品成本和質量問題的法寶,企業提升質量只有起點沒有終點。當前經濟形勢下,汽車零部件企業除了節約成本外,還要為了不被金融危機的浪潮所淘汰,就要走創新的思路,加大產品研發力度,哪家企業可以生產出相比于同行業的產品來說,性價比更勝一籌的,那家企業就能占領市場。
我國汽車零部件企業研發投入目前只占銷售收入的1.4%左右,遠遠低于跨國公司平均5%的水平。研發經費的不足,直接導致研發設施落后,造成研究開發能力弱。開發能力不足和自主品牌產品競爭力不強,嚴重制約了汽車零部件國際競爭力的提升。
整車包括上萬個零部件,如果關鍵零部件沒有自主品牌,民族車企的發展依然會不時受扼制。但能在某一領域獲得突破,使關鍵零部件不僅可以自給,還可以面對全球供應,那就是一個十分巨大的市場。
有專家強調,國內零部件產業要形成自己的特色和品牌,實現規模經營,多品種配套,特別是要緊密配合整車企業品牌建設戰略,通過共同合作,提高競爭力,逐步打造中國汽車零部件產品“成本、品質、高新”的a級形象。
“十一五”規劃要求,我國汽車零部件產業要逐步加大科研投入,提升自主創新能力,培育自主品牌,盡快形成自主研發和技術創新能力。產業結構調整應取得明顯成效,節能、環保、安全及回收利用技術應用接近或達到國際先進水平,更深程度地參與國際汽車產業的合作與競爭,初步建成全球主要汽車零部件制造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