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隨著國際知名配件集團不斷加大在國內配件行業的投資,已經形成從研發、培訓,到生產、銷售全過程體系,并開始實現其在中國的最佳分工和合理布局。從車頭的雨刮器到車尾的倒車雷達、尾氣凈化裝置;從車身表面的汽車專用漆到汽車內飾、氣囊;這些產品大多數為世界跨國汽車巨頭配套,生產技術在世界處于領先水平,并占據著國際市場相當的份額位的配件供應商中有以上都在中國開展業務,在華進行汽車配件生產的外商獨資或合資企業達到近家。使得汽車配件行業加速升級和洗牌。
目前國內汽車配件行業傳統產品的技術門檻低,市場細分不充分。配件企業的技術和研發能力薄弱,汽車配件企業的規模較小,整體水平不高,而研發的投入較高,但隨著汽配行業的發展各企業間的競爭和較量將在配件行業的各個領域上演。如果缺乏戰略眼光和競爭魄力,規模又上不去,將很難應付行業的沖擊,最終被淘汰出局。
我國汽車配件工業正處在新一輪的發展高峰期。國際采購商對中國汽車配件的青睞,國家“十一五”規劃對全面提升汽車配件行業競爭力的定位,為我國汽車配件的發展帶來了大好機遇。另一方面,原材料的價格不斷上漲、成本壓力加大,以及跨國巨頭的強勢競爭也使很多本土配件企業生存變得十分艱難。

“十一五”期間,中國的配件市場將會達到35%的年增長率。2010年之前,中國配件的出口額將達到400億美元。目前,70%以上的跨國配件巨頭都已齊聚中國,給本土配件企業帶來了嚴峻考驗。中國已成為全球最大的汽車市場,各大汽車巨頭都來到中國競爭市場份額,因此,在這樣的情況下,如何落實本土化策略、同中國本土的供應商構建穩固的合作關系,成為汽車業巨頭們進入中國市場亟待解決的問題。

